钢贸商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坚守着阵地 盛夏已经来临,但钢贸行业的“严冬”还在继续。尽管形势严峻,但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了北京、武汉、郑州、上海、唐山等地的钢贸企业发现,超过一半的受访钢贸企业选择坚守本业。 在他们眼里,“能熬到市场回暖的时候,也许就是胜利。”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坚守着自己的阵地。 大户小户纷纷坚守 今年60岁的炫志云是北京凯旋亿达商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,做钢贸十几年了,是北京钢材市场的钢贸大户之一。 炫志云告诉记者,从去年10月份以来,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。以前正常的情况,一天的销售额怎么也有300万元以上,甚至超过千万元。 但是现在,一天只能卖到七八十万元;以前每天交易大厅都会挤满前来进货的二级批发商和客户,现在每天来提货的只有三、五个人。 没有提货的人,没有以前大量的提货需求,货场上有的钢材已经生锈了。为了节省开支,炫志云的货场停用了吊车,改用人工卸货。 现在的买卖可谓是举步维艰,但是炫志云坚信,行情总会有好的那一天。 为了时刻了解行情,60岁的他学会了上网,虽然他眼睛的视力远不如从前,但他每天还是会吃力地看着网上的行情。每天晚上他都要做一些功课,一方面是总结当天的经验,另一方面学习他人的先进理念。 除了钢贸大户外,调研中同样发现,一些中小钢铁贸易商也苦守本行。 80后钢贸商李国富,自称是行业的“苦行僧”。 尽管当前钢市行情持续低迷,贷款融资日趋艰难,让李国富的经营更加谨慎。“现在行情不好,开发新客户对我们来说不现实,稳定老客户就成了我们生存的关键。” 李国富是一个干一行爱一行的人。2009年他在上海注册成立了自己的钢铁贸易公司。用他的话说,在创业初期就立志“至少十年、二十年,不改行。” 在他看来,“现在生意确实难做,坚守就是胜利。” 严冬鏖战各有高招 武汉天合钢铁物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付荣跃是个乐观的人。在他看来,我国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的事实没有变,钢铁产业作为结构性材料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变,我国推进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仍在继续。因此,钢铁需求量回暖机会很大,他建议同行应该对自己从事多年的本业充满信心。 郑州海泰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伟,前段时间组织人员前往西部地区调研,准备向西部地区挺进。他认为,西部的基础建设需要大力投入,发展空间应该会很大。这是他选择坚守行业的重要原因之一。 郑州齐辉钢铁物流市场董事长李俊民则是通过转变经营模式,在严峻的形势中坚持下来。他告诉记者,他们“坚持做终端工程业务,尽管年销售量仅为8万~9万吨,但坚守了十余年,从未改变过。” 银盛唐钢铁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杜金锁则选择了“瘦身”降成本。为了使公司每位员工成为公司的资产而非累赘,他打算将目前运营的5个营业厅精简合并为3个,遇到非投入资金不可时,宁愿进入暂缓期。 唐山市和荣物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和平强调服务。他说:“服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:一是要服务客户,客户是上帝,我得伺候好了;二是要服务钢厂,虽然现在钢厂并不像以前那样处于强势地位,但是将心比心,有时候你会从中得到不少好处。” 由于需求萎缩,今年和荣公司的协议订单数量从每月7000~8000吨减少到5000~6000吨,但仍好于其他同类钢贸公司。袁和平认为,提升自己的服务确保和他们保持良性的关系,这样才能够进行长远的合作。
( 山东赢鑫方矩钢管制造厂 最新Q235方管,矩形钢管价格咨询)
|